妈妈带5岁儿子进女厕,一句话惹怒网友:性教育,应该从几岁开始?

2021-5-25 12:44:25 新闻来源:家电品牌网

最近“一位宝妈带5岁儿子进女厕”的新闻引发空前热议。

网友们纷纷下场辩论:

一方认为带孩子进异性卫生间,损害了其他人的隐私和权利;

一方认为应考虑到孩子的安全问题,给妈妈多一些理解。

还有很多专业人士呼吁尽快完善和普及“家庭卫生间”等公共设施。

这次激起大家怒气的,其实并非是带孩子进厕所这件事本身。

而是事后该妈妈发微博时理直气壮的态度。

↑ 当事妈妈发的原博

从原博中可以看出,5岁的小男生其实已经早已有了性别意识。

所以当听到“他怎么来女厕所”时,情绪也瞬间被点燃了。

于是,大家纷纷在留言区让妈妈多关注孩子的性教育。

性教育,应该从几岁开始?

孩子的性教育,其实从出生就开始了。

你可能会根据孩子的性别准备衣服、布置婴儿房;

你可能会对怀里的小婴儿说过:你是女孩子,你要......或者你是男孩子,你要......;

你可能下意识地给女孩买洋娃娃,给男孩买汽车;

这些日常场景和对话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性别意识和刻板印象。

到孩子18个月-2岁时,他们已经能使用“男孩子”、“女孩子”这样的称呼了。

当然,这时候他们对性别的理解还很表面和简单。

换尿布时,孩子还可能表现出对生殖器的好奇,这是他们对自己身体的正常探索。

3-5岁这个阶段,是孩子逐步获得性别印象、建立自身性别角色的重要阶段。

对孩子的自我认知、自尊及未来性格养成有重要影响。

他们会对性别差异产生强烈好奇,会追问大人自己是从哪里来。

甚至还会打听关于生育和分娩的各种器官,也注意到了男孩和女孩的身体差异。

家庭教育是孩子性教育的“第一站”。

但很多父母会觉得“难以启齿”,甚至无法轻松地说出“阴道”、“阴茎”这些规范词语。

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疑问,可能告知孩子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或是“垃圾堆里捡来的”。

而在美国性教育专家Debra Haffner在《From Diapers to Dating》一书中则给出了一个直接的方法:

使用简单而准确的术语回答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便可。

其实,如果家长不带情绪地描述,不用描述太多细节,孩子们并不会觉得这些词有什么难堪或尴尬。

在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中,明确倡导和推进了“全面性教育”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性教育不仅是性知识的教育,它还关乎身体健康、性侵害防护、家庭与亲密关系、人际交往、性别平等等诸多议题。

这些养育行为都在破坏

孩子的“身体界限感”

这几年,大家都在谈论“界限感”。

儿童性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身体权和隐私”。

即尊重孩子自己对身体的感受,并学会对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身体接触说“不”。

同时,教会孩子识别隐私部位,保护自己。

反之也学会尊重他人隐私。

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在《善解童贞》一书中,列举了最常见的破坏孩子“身体界限感”的养育行为:

  • 随地大小便

小区、路边、景区、高速公路......

此前的新闻报道里,让孩子随地大小便的地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家长做不到的。

很多人认为,因为孩子小,所以在公众场所尿急或便急时忍不住是无可厚非的事。

其实,这种将孩子的性器官暴露在公众场所既无视孩子隐私,也是没有公德的行为。

带孩子出门前,家长可以备好纸尿裤,提前问知孩子是否需要排尿排便。

遇到突发情况,如果附近实在没有卫生间,也可以使用的应急塑料瓶或袋子,找个避开公众的隐蔽位置。

  • 未经同意给予亲吻或身体接触

亲吻孩子,是很多人表达爱意的方式。

逢年过节亲友们热情的摸摸抱抱,更是司空见惯。

在综艺《爸爸去哪儿》里,嗯哼趁小泡芙不注意,快速偷偷亲了她一下。

杜江制止了儿子,并当即告诉嗯哼:

爸爸理解你喜欢小泡芙,但你必须征得她同意才能亲脸颊。

事后,刘畊宏也抓住机会跟女儿小泡芙强调:

不能让人随便亲你,你可以拒绝。

张亮也在节目里表示,自己会比较注意教给女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只亲脑门和手背。

你看,即便是父母的爱,也应该是有界限感的。

其实出于卫生健康考虑,大人本应该避免与孩子嘴对嘴亲吻。

如果孩子表现出抗拒或是躲避,更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 异性家长帮孩子洗澡

黄磊此前在微博上分享给女儿洗澡的片段,也引发网友们热烈讨论:

“姑娘大了,还用爸爸给洗澡?”

理论上,3岁是孩子性别意识的分水岭,异性家长可以逐渐退出帮孩子洗澡的场景。

同时,鼓励和培养孩子自己独立洗澡的能力。

当然,比起机械地定一个具体年龄,了解和尊重孩子的感受也许更合适。

当你发现孩子在洗澡时很紧张,表现出不想让你触碰身体;

或是父母觉得不舒服或奇怪时,就可以把洗澡这件事交给孩子自己了。

我家宝宝20个月之后,就表现出自己洗澡的热情。

每次沐浴露一抹上,她就开始各种搓搓擦擦,超乎大人预料地认真细致。

所以,其实我们需要观察孩子自主行动的意愿和时机,给予充分信任。

这也是他们认知身体,了解隐私的契机。

近几年,社会新闻经常报道儿童被侵害的案例。

甚至很多人在成年以后,对于性关系以及性体验都处于模糊的状态。

所以,儿童时期培养孩子的身体界限感才如此重要。

这种界限能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身体,尊重自己的感受。

从而在成长过程中更有力量去拒绝任何自己不喜欢的接触或侵犯。

如何帮助孩子共建“界限感”

界限感是一个相对概念,想要帮助孩子建立身体界限感,家庭教育是首当其冲的“堡垒”。

除此之外,社会各种配套支持也须跟上,为家庭性教育提供“知行合一”的实践场。

1、亲子共读,用绘本开启轻松趣味的性教育启蒙。

亲子共读之前,家长可以先通过一些权威资料全面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性教育的内容。

比如前文提到的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里面有详细的分阶段学习目标和实操建议。

然后,根据孩子提出的问题选择相对应绘本:

比如用<小威向前冲>解释“我是从哪里来?”;

用有趣的机关书<我们的身体>教会孩子认识身体各器官;

用<小鸡鸡的故事>和<乳房的故事>解释隐私部位;

用<身体里的荷先生和荷太太>展示男女生理差异;

用<不要随便摸我>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共读绘本的过程中,保持轻松愉悦的氛围,不回避孩子的问题,和孩子一起享受“探索自我”之旅。

2、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有人说,没有边界意识的父母养不出有界限感的孩子。

如果父母上卫生间不关门、换衣服不避开人、洗澡不关好门......孩子会在日复一日潜移默化中习得这些生活习惯。

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孩子的内心感受,不允许孩子说“不”,那孩子也很难真正学会爱自己。

如果父母是“嘴上说教一套,背地里自己的行为是另一套”,则更容易造成孩子在界限感上的混乱。

也就是说,父母需要在养育责任上身体力行,自己先保持界限感,孩子便自然会明白界限的分寸感。

3、公众场合应设置更多“家庭卫生间”。

对于“妈妈带男童进女厕”引发的争议,人类学家和性教育专家也都表示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事实上,一线城市几年前就已经出现“家庭卫生间”的身影,但数量与需求相比,实在悬殊太大。

即便是有家庭卫生间,香港或国外也在门外标注了“5岁(或6岁)以上异性儿童禁止进入”的标识。

所以,培养与建立儿童的身体界限感,理解和尊重他人和自己的隐私,是为人父母逃不掉的功课。

儿童性教育专家刘文利教授在访谈中曾说:

性教育,其实是一场关于身体尊严、性别平等、人际关系的价值观教育。

而设施的完善,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人文温度。

所以,这一切永远宜早不宜迟,大家一起努力吧。

—— End ——

作者:谭小笔,前媒体人/国际教育从业者,二级心理咨询师,立志与孩子共同成长。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浙江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00-2013 www.zhe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QQ:2383424132